彤程新材纪要
财务指标:
21年营业收入是23亿,同比增加13%,营业利润3.3亿,下降29%,利润总额也是3.3亿,下降2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是3.26亿,下降比利润坡度小,因为收购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是亏损的,所以加回去是3.26亿,下降20%,我们的总资产为59.8亿,同比规模增加31%,整体的资产流转率略有下降,整体的总资产周转率为0.44,下降0.03,因为去年资产规模扩大比较多,而且这些资产是在这个项目里面,还没有形成收入,经营性现金流是3.4亿,同增65.67%。
公司业务情况:
我们有三块业务,一块是传统的轮胎橡胶,第二块是以光刻胶为代表的电子化学品,第三块是全生物降解材料。传统业务先从业务趋势看,去年整体业务的曲线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状态,2021年的一季度是最高,尤其是一二月份,是近些年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3月份之后,在二三季度内,市场上出现这个细分领域的各种影响因素集中释放,影响因素有几块,第一块是原料价格,直到现在原料价格也处在相对的高位,上涨速度比较大,对二三季度的传统业务的利润产生比较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在传统业务领域,我们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国内的65%-70%,原料价格刚上涨时候,我们和下游客户准备不足,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的下游传导,随着我们和下游客户调价的接受度提高了,在去年四季度,尤其是11月和12月,传统业务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盈利月平均水平。第二个原因是在下游的轮胎行业去年受到疫情非常大的影响。第三块是运费,最高的时候海运涨了两倍,导致二三季度毛利率下降,四季度的十一、十二月进行价格传导后,实际上四季度主业的情况比去年三季度好。今年我们和下游客户基本达成共识,价格的传导未来是以月为单位,及时进行价格调整。电子化学品IC光刻胶这块有一定幅度的增速,预计2022年比2021年增速更快一些,随着国际龙头厂商减产缺口不断,给国内IC光刻胶的供应商带来历史性的机遇,22Q1的增速可能比去年快很多。面板胶方面,北旭电子去年一直在进行新工厂的建设,目前建设完毕,二月份达产,原来在天津的工厂全部转产到了湖北,进行的非常顺利,产量和今年预计需求都是增加,去年北旭电子我们没有合并报表,今年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方式加强控制力。生物可降解材料这块,去年在建设周期,原来预期四月底开始给料开车,因为疫情可能会往后一两个月,可降解材料行业整体的未来需求会有释放,合作方是巴斯夫,受俄乌战争影响,其全球的,尤其是欧洲其他产地的可降解材料可能会出现减产。
二、Q&A
Q:各个品类的产品的最新进展
A:去年年底的时候,K胶的进展比较大幅度,达到可批量供应水平的胶的支数达到十多支,截止到上周周末又新扩了几个K胶的品类,现在都已经进入到可供货阶段。今年的开发进度是完全符合预期的,K胶在今年Q1同比是大几倍的增速。
Q:目前产能的建设情况
A:目前来看,时间确实有拖期,最主要的是疫情的影响,春节之后我们基本上进入收尾阶段,受疫情的影响没能够正常进行工程施工,第二块是部分关键设备的进口的预期会比原来略长,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大概率可以完成基本建设。
Q:树脂的进展
A:分几块来看,第一块是面板的树脂,第二块是IC的G线和I线的树脂,第三块是K线的树脂,几个树脂的进度是不一样的。面板树脂这块,之前说二季度开始导入产品,现在已经在逐渐进行导入,我们的供应比较新,导入量是逐渐增加的过程;G线和I线的树脂这块,预计二季度末到三季度之间开始逐渐导入产品,上料也是逐渐放量的过程;K线这块,今年年末到明年4月开始导入产品。
Q:做面板光刻胶的厂商比较多,公司在面板光刻胶的竞争力
A:第一个因素是在验证过程中参数能否满足要求,第二个是新品种的产品能否打入客户,满足需求,也就是产品的迭代更新能否做好,第三个是和下游厂商的长期关系,取得信任,这和后续的扩大产品种类有较大关系。
Q:轮胎橡胶的财务状况
A:去年的Q1和Q4的毛利和毛利率相对较高,表现不佳的是Q3,Q4的经营情况类似Q2,去年由于会计政策调整,在年度合并报表中有7700万的运费从销售费用调整至主营业务成本,如以全年数减前三季成本倒挤容易误解,实际调整运费后Q3的毛率只有19.2%,Q4已经接近24%。今年的Q1的情况与去年Q2,很接近,好与去年Q4
Q:上海化工区项目对应的收入,业绩释放的节奏,能否从单体到光酸到树脂全部自研,单体和光酸的技术来源,自研的产品什么时候量产
A:我们往上游做的是三类材料,第一块是感光剂,第二块是树脂,第三块是溶剂。感光剂是未来预计以合作的形式展开,不会采用自研的方式;树脂是自己的;溶剂这块,以K胶为例,溶剂的占比是比较低的,在2%到3%,这不是我们特别大的重点。国内单体并不难买,不会成为瓶颈,如果树脂被卡脖子会给国内的整个产业链带来较大麻烦。光刻胶是配方型产品,核心竞争力取决一是配方,二是产品的一致性,例如从小批量的产品到量产产品如何保证稳定性,如何保证同一批次的稳定性,这里面的know-how特别多。光刻胶企业的布局是逆向布局的,从单体到树脂,再到光刻胶这样的路径是走不通的。在20年之前,以K胶为例,从实验室到可供货需要2-3年的验证周期。去年开始,国产光刻胶的验证进程在加快,国内Fab厂看到了国外断供,减产的风险。我们的产业链布局是以光刻胶为抓手,逆向布局产业链上游,以光刻胶下游客户为核心来拓展与光刻胶相关的其他电子化学品品类,这是我们一直到2025年的产业布局。
Q:年报里成本涨得最多的是职工薪酬,原材料则只有20%的上涨,今年橡胶的毛利能维持的水平,今年受上游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会不会在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更多一些
A:去年是整体25%的毛利率,同比下降约6个点,拆开看对毛利的影响,一方面售价在上升,一方面成本也在上升,差异6个点。去年的Q4,原料处在高峰,今年Q1维持着这样相对的状态,现在有看到下降,预计4月的毛利率水平不会比去年全年的毛利率水平差,可能会更好一些。
Q:如果树脂起量的话,材料端的规模效应怎样
A:不同类型光刻胶的树脂种类不一样,K胶的树脂和G线、I线的树脂是不一样的,和面板的也不一样。树脂现在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越来越贵,越来越难买,从两三年来看,不存在买的量越大越便宜。未来我们研发出来的树脂会对外销售。每种光刻胶的树脂在成本的占比是不一样的,K胶的占比较高,占整个光刻胶的72-75%,感光材料占23%左右,剩下2%到3%是溶剂。到明年我们实现K胶树脂自供之后,并且如果是比较理想的状态,K胶的毛利率会上升到70-80%。
Q:毛利率上升到70-80%和规模大是否有关系
A:是有关系的。不同产品品类随着放量之后,会存在产品结构,越难的产品毛利越高。去年1个多亿的收入中K胶的占比不大,因为是刚刚开始放量,到去年12月接了晶圆厂十多吨的订单,将会在今年产生收入。高毛利的产品结构占比会增加。随着产量的增加,K胶的毛利也会有所提升,现在K胶的树脂价格涨得很高,卖树脂的毛利已经基本和光刻胶差不多。
Q:公司在电子化学品的毛利率在25%,而科华原来的毛利率在50%左右,为什么并表后会下降这么多
A:所有的新品进入客户之前,会有验证及测试的过程,成本会高一些,去年的产品价格没有随着原料的上涨而快速提高。在少数股东权益这块是负的,即意味着科华原来是亏损企业,今年已经出现历史性的突破。
Q:G线、I线的营收增速有减慢,这块的情况介绍
A:这存在基数的问题,因为K线的基数是比较低的,增速就比较快。到去年2、3月,科华的G线已经占到国内G线的60%,I线占到近20%,G线想再出现翻倍的增长是基本不可能的,I线还是有所增速的。K线的目标是到24年底,占到国内所有K线需求的30%左右。按照这个目标为例,G线已经超过,I线未来达到的占比会比30%更高,I线的基数更大,表现出来的增速更慢。
Q:Q4光刻胶的销售有所下降的原因
A:单季度来看,不是规律性的原因,是年底交货阶段的影响,不代表什么。从今年Q1来看,增速非常快。科华是纯卖胶的,从纯卖胶来看,Q1出现了拐点,这表明这是国内第一家靠纯卖胶实现盈利的公司。光刻胶的毛利很高,但很多公司是亏损的原因是最大的消耗在于研发,无论多少的收入都要完成一定量的研发。科华现在随着销售的增加,可以开始覆盖研发。
Q:单体是自研还是外购,从国外还是国内买
A:国内单体很容易在国内买到,很多做医药中间体的企业愿意做也可以做,单体的难度并不大。这也是我们不再拓展单体的原因,真正的难点是在从单体到树脂的聚合。
Q:2-3年是从产能放出到满产的过程,还是从实验室到满产
A:从实验室到满产,一支光刻胶从实验室出来,再到实验室验证,再到小批量验证,再到大批量验证,再到工厂级供货验证,这样一个过程原来是2-3年,现在有所缩短,但也是在合理范围内。
Q:从产能建成,到放出来,到产线达满的时间一般是怎样的
A:Fab厂在下订单的时候是要完成最后的工厂级验证的,假设厂商在两个地方有工厂,需要分别在两地完成验证,才能都进行下订单,只验证一个厂,则只在该厂下订单。如果能一个厂的供货转到另一个厂的供货,是需要最后的工厂级验证的,需要3-4个月左右的时间。达产之后需要多长时间取决于两点,假设我们的上海工厂建成后,设备调试都调好后,假设我们的产品要给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送货,都需要最后3-4个月的验证,是滚动去做的,第一是取决于最后一步验证的速度,第二是新接订单的速度决定了能用多长的时间去达满产能。
Q:假如国外供应商出现供应问题,国内的厂商是短期内难以去替代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A:不是的,以科华为例,我们不是因为它某个产品供不上了,再去做研发,对于国外的产品,我们有自己的研发进度,有滚动的开发,所以会出现可能在这季度出现两三支,下个季度又出现两三支。如果突然出现国外的某一支胶断供,而我们国产前又没有完成验证,那只能去找国外别的厂商完成验证。全球常见到的K胶的料号有200种左右,国内中芯国际用的种类最多,大概有三十多支料号达到采购量的七、八成以上。国内的光刻胶厂商力求先去从用量大的光刻胶进行替代。
Q:产业内送样的企业很多,但由于晶圆厂积极性不高,而没达到大量采购,但实际上产品质量已经过关,这种现状是否可信
A:每种光刻胶的国产化进程是不一样的,以G线为例,如果说国内的Fab厂没有动力去替换,就难以解释我们能够占到国内G线整体出货量的60%。从现在到未来的25年,主战场是在KrF,我们今年Q1的增速是去年的大几倍,如果国内的厂商没有动力去换的话,我们增速的产生也就很难去解释。
Q:国产胶的价格是否比较灵活
A:去年国际巨头断供以后,国外的光刻胶企业给国内Fab厂涨价很多,我们也跟随涨价,到今年2月份我们还在涨价。
Q:三大业务存在哪些协同效应
A:这几块业务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是国产替代。传统业务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在完成国产替代,在这个细分领域,我们已经做到了全国以及全球的第一。看光刻胶的原因是光刻胶很大一部分的原料是树脂,而我们是做树脂起家的,当然轮胎树脂和光刻胶树脂是不一样的,但对于树脂的理解和产业化是有共通的地方的,我们对树脂的理解要比其他企业深和快的多。可降解材料是基于我们和客户的积累,巴斯夫是我们多年的合作伙伴,我们的产品他们会包销一部分,进入他们的全球供应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