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B:AI算力需求的爆发,驱动P

AI PCB:AI算力需求的爆发,驱动PCB产业链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上游HVLP铜箔供需紧张的局面或将持续,三井发布涨价函也印证了这一点。国产厂商如德福科技、铜冠铜箔等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加速高端铜箔的国产替代。PCB厂商方面,沪电股份和胜宏科技作为AI PCB双龙头,资本开支增速远超同行,且在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有望充分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的增长。
光通信:AI战略对光模块的需求拉动效应正在显现,谷歌等海外客户对1.6T光模块的需求或将增加。中际旭创、新易盛和天孚通信等光模块龙头企业,凭借其业绩兑现度、估值优势和紧跟海外客户节奏的优势,将持续受益于AI算力需求的增长。同时,光芯片自给自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深耕光芯片的源杰科技,以及在数据中心市场进行全方位布局的瑞可达,值得长期关注。
固态电池: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设备先行逻辑逐步兑现。先导智能作为固态电池设备龙头,来自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和车企的订单量显著增加,表明固态电池的量产正在加速。随着固态电池产业链的逐步落地,相关材料和设备供应商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遇,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产业链公司原来的业务如果一直萎靡不振,将很难为业绩带来边际变化。
有色金属: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共同推升了黄金的避险属性。在全球央行购金的趋势下,黄金价格有望持续上涨,黄金股的估值修复机会值得关注。铜方面,印尼的供应扰动和旺季需求的来临,有望催化铜价上涨。在铜、金价格上涨的预期下,拥有相关资源的企业有望受益。钴方面,受非洲钴原料进口大幅下滑影响,钴原料供应面临枯竭风险,加之传统消费旺季到来,钴价或将迎来上涨。拥有海外钴产能的企业,如华友钴业、洛阳钼业等,有望受益于此轮钴价上涨。
信创:行业信创渗透率加速提升,国产产品持续迭代。中国移动的大规模采购落地,以及中西部省份订单加速,表明本轮党政信创进入订单加速周期。麒麟软件等国产厂商也在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完善国产生态建设。但最大的变数在于,信创能否真正从“可用”走向“好用”,用户体验的提升将是决定信创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