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产业链进入需求爆发期,行情演绎关注三

液冷产业链进入需求爆发期,行情演绎关注三条主线。英伟达GB300全液冷设计是风向标,北美云厂商也加速导入液冷。国内厂商正积极对接海外AI巨头,业绩有望突破。产业链行情扩散有三条路径:一线龙头向二三线扩散,冷板CDU向配套环节扩散,以及当前方案向新技术新材料演进。芯片功耗提升是液冷的核心驱动,散热环节价值量占比将水涨船高。广阔市场将由台湾、北美和内地厂商共同瓜分。
AIDC产业链同样受益于AI算力需求井喷。海外AIDC链持续强势,国内产业链有望迎来催化。国产芯片供给瓶颈持续获得解决,华为、寒武纪等厂商不断提升产品性能。Grok4的惊艳表现印证算力需求持续提升,Altman表示将万亿级别投入数据中心。随着半年报落地和大厂capex释放,AIDC公司有望伴随产业进展迎来反弹。核心逻辑是:位置低+利空预期消化完全。
AI终端创新浪潮下,消费电子板块即将迎来估值重塑。Q3为传统旺季,AI手机、AR眼镜等新品将密集发布。苹果业绩超预期,大幅增加AI投资,这无疑是给消费电子打了一针强心剂。端侧AI落地加速手机等终端换机周期,AI功能渗透驱动硬件升级,国内供应链有望深度受益。
高端先进封装是AI时代的关键基座,国产厂商加速突破是主旋律。算力产业军备竞赛,高端先进封装需求具有持续性。北美云厂资本开支再创新高,AI飞轮效应已经形成。“算力即国力”,在自主可控趋势下,高端先进封装迎来发展机会。CoWoS封装供不应求,台积电正在大幅扩张产能。大陆厂商积极布局2.5D/3D封装,加速高端先进封装产线建设。国产厂商正面临关键突破窗口,重视产能、良率和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
人形机器人板块站上风口,智元链和新电机技术是两大抓手。智元机器人全系上架京东商城是里程碑,后续量产及产品更新节奏有望加速。智元合作伙伴大会或将发布新品,带来供应商订单更新。世界机器人大会+运动会显示,长时间运动散热问题得到明显改善,预计后续各家将逐步导入新的电机技术。
风电整机迎来量价齐升,内卷多年终得反转。全面市场化交易背景下,风电维持高收益率的能力显著强于光伏,驱动新能源投资重心向风电倾斜。风机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来自整机企业与业主“双向奔赴”,具备较强可持续性。随着24Q4&25FY涨价订单陆续进入交付确收阶段,看好26年整机企业制造端毛利率显著改善。出口+海风构筑中长期成长性,高盈利订单占比有望提升。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AI产业发展、设备材料配套、高端产线产能释放均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最大的变数在于,技术迭代的速度超出预期,可能导致现有方案被颠覆。真正的隐忧在于,市场对“AI+”的理解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实际应用落地可能面临重重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