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液冷技术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全链条自研

AI液冷技术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全链条自研自产的厂商有望受益于AI高密度时代。数据中心精密温控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通过风冷向水冷、间接蒸发冷、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等新兴技术的拓展,有望在AI液冷时代占据优势。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的规模化商用,从服务器侧到机柜侧再到外部CDU以及一次侧冷源,都实现了自研自产,这将在AI液冷市场中构建核心竞争力。

国内算力市场正处于上升期,可以借鉴海外算力增长的成功经验,关注Token数消耗的指数级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国内AI应用蓬勃发展,对高端算力芯片的需求形成坚实支撑。先进制程产能的持续扩充和良率爬升,以及国产高性能AI芯片的量产和导入,将推动国产算力堆栈体系的完善。政策催化不断,国内先进制程产能扩产节奏和互联网厂商算力需求指引将带动国产算力芯片预期提升。

电子皮肤技术在人形机器人和消费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全掌触觉方案因其应用场景更广、信息更丰富,正成为产业趋势。具备深厚团队背景、与母公司在膜材工艺和精密涂布技术上高度协同的企业,能够提供技术及供应链的低成本量产支持,有望在电子皮肤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与灵巧手等客户的战略合作,以及在国内外主流客户的拓展,将进一步推动电子皮肤的商业化落地。

创新药领域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国内创新药的持续放量和海外市场超预期兑现,将为相关企业带来业绩增长。企业自研管线的临床进展、新增高潜力品种以及创新药品种的BD-in,都将构成催化剂。此外,外部TCE双抗的积极数据,也为企业带来远期增长潜力。

高端轿车市场正面临自主替代的机遇。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和盈利下滑,降价稳量策略难以维持,为自主品牌提供了发展空间。自主品牌通过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力,并与科技公司深度合作,有望在高端轿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新车型的上市和现有产品的销量提振,也将为企业带来估值提升。

小核酸药物商业化正进入兑现周期。海外小核酸药物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验证了商业化放量的逻辑。GalNac递送平台的充分验证和肝外递送平台即将迎来的催化,为小核酸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差异化布局、产品进度领先、具有平台价值和海外映射的国内企业,有望在小核酸药物市场中脱颖而出。

全固态电池是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等静压工艺带来的短路风险需要通过绝缘封装来解决,UV打印工艺成为关键技术。激光设备和UV绝缘胶配方是该工艺的难点。UV绝缘胶的强度、柔韧性和耐穿刺等特性要求较高,产业链与头部电池厂的深度合作开发将推动产品迭代。

教育行业战略转型成效显著。民办职业学校通过战略转型,从就业导向转为升学为主,并新增前沿方向,可以快速崛起。依托文化课教研体系,打造个性化辅导,提高本科率,并以低于民办普高的学费吸引学生,将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叠加,将进一步助力学校的发展。

HIV药物市场潜力巨大,创新药的快速放量和新一代整合酶抑制剂的研发,都为相关企业带来增长机会。整合酶抑制剂与MNC的BD合作谈判,以及布局暴露前预防长效药物,将打开国际市场想象空间。

投资苹果产业链需要关注关税政策变动和终端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