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交流纪要0423

会议纪要 2024-04-23 14:06

问:二三年及2024年一季度的市场环境与新能源行业发展态势如何?

答:在回顾过去两年,尽管上游供应链价格快速下降,尤其是组件、碳酸锂价格,但全球新能源经济形势明显改善,各赛道如光伏、储能、风电等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公司把握市场机遇,聚焦主赛道加速创新变革,取得了显著成绩,营收和规模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问:公司是如何实现毛利率提升的?

答: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逆变器、储能和新能源投资开发三项业务毛利率普遍提升,其中逆变器毛利率从43%提升到39%,储能系统从12%提升到16%。同时,随着收入放大,制造成本、采购成本及期间费用均有所下降,使公司整体营业能力大幅提升。

问:公司在二三年取得业绩突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业绩提升主要原因是长效因素和短期因素共同作用。长效因素包括聚焦清洁能源主赛道、实施全覆盖战略以及品牌力、营销力、产品力和服务力的持续提升。短期因素包括运费下降、上游原材料降价以及汇兑收益等。

问:二三年阳光电源在逆变器、储能及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方面表现如何?

答:在二三年,公司逆变器、储能及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营收规模均显著提升。其中,逆变器业务发货量同比增长69%,储能业务发货量同比增长36%,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这些业务不仅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毛利率也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问: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对于未来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阳光电源持何种观点?

答:2024年一季度,全球新能源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利润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收入和规模利润同比均增长39%。其中,逆变器业务实现了良好的增长,而储能和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收入略低于去年同期,主要受季节性和个别项目确认滞后的影响。阳光电源认为新能源行业的未来仍然是快速可持续增长,主要基于三个逻辑:一是碳中和目标下低碳能源发展路径确定;二是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如欧盟和英国碳边境调节机制等;三是国际社会对绿色能源的共识不断增强,承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三倍。

问:全球风光发电市场发展空间如何?

答:全球风光发电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占比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全球一次能源可再生占比为14.2%,预计到2050年将提升至60%左右。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风光发电占比当前为12%,到2050年有望提升至70%。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风光发电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问: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及技术进步如何推动成本持续下降?

答:新能源的投资经济性正因供需格局快速逆转而大幅改善。上游硅料和碳酸锂产能释放,价格下降带动了终端投资成本显著降低。同时,随着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新能源的投资经济性持续提升,特别是在打电站和储能领域,这些项目在过去因为经济性原因推迟,现在正在逐步启动和释放。

问:公司2023年财报中营收、净利润及毛利率的变化情况如何?

答:2023年,公司紧抓全球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机遇,在市场和研发上持续发展,实现了79%的收入增长和163%的规模净利润增长。毛利率也同比提高了六个百分点,达到30.4%,主要得益于产品创新竞争力提升、价值和规模效益显著影响以及固定收益等因素提高毛利。

问:应收账款周转效率、存货增长以及销售费用率的变化情况如何?

答: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效率有所改善,D/O天数减少了十多天。存货余额增长主要由于家庭光伏业务持续增长,以及海外地面电站项目交付周期较长。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3%,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了业务拓展、销售团队规模扩大以及全球渠道及服务网络布局增加。尽管销售费用率较2022年下降0.7个百分点,但整体销售费用依然较高。

问: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及第二季度预期如何?

答: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同比增长略有增长,规模净利润同比增长39%,毛利率同比增长七个点至36.7%。应收账款余额较年初降低4.4亿元,存货余额增加16.7亿元,主要源于新能源家庭光伏业务持续增长。经营现金流虽为负值4.8亿,但较去年同期好转。对于2024年总体情况,尽管外界普遍认为增长乏力,但实际表现比预想的好一些,动力来自于全球气候大会带来的积极变化以及国内对新能源发展的坚定政策支持。

问:今年新能源投资开发的趋势如何,有哪些业务领域表现突出?

答:今年新能源投资开发由于储能、光伏组件和风机价格处于低位,整体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除风电、新能源汽车驱动、氢能及充电桩外,水面光伏等其他业务也表现不俗。预计国内全社会发电量超过10万亿千瓦时是大概率事件,能源结构改革迫在眉睫。

问:曹老师,关于美国市场,您怎么看整个光储市场的发展,以及公司在美国光伏市场的格局和增长目标?曹老师能否分享一下公司在大储市场(即储能市场)上的海外布局情况,特别是美国以外市场的表现和前景?

答:在美国市场,公司业务表现强劲,拥有深厚根基。虽然存在担忧,如潜在的盈利风险等,但总体来看,美国市场仍是重要阵地。目前美国市场虽然有阿尔法案等政策支持,但仍处于开放状态,未形成完整的本土产业链。今年美国市场储能电池需求旺盛,随着库存消化和政策支持的逐步到位,预计储能市场将实现较快增长。公司在欧美高端市场以及中东、澳大利亚等地拥有相对均衡的布局。除美国外,欧洲市场也是重点区域,其中英国市场增速较快,特别是在去年电网事件后储能电站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东市场由于深度脱碳目标,市场规模较大。今年公司在海外市场将重点发力,包括消除欧洲市场库存,进一步拓展中东和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预计储能业务将迎来快速增长的一年。

问:曹老师能否介绍一下大数目标以及对逆变器、电站业务开发的展望?

答:对于大数目标,今年预计能达到二十多个G瓦时,甚至更多。在逆变器和电站业务开发方面,尽管具体指引尚未给出,但整体上持乐观态度,相信这些业务也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问:越南项目减值14亿,其中7亿多,想请问在什么条件下该项目能冲回,需要跟踪哪些关键时点或政策变化?

答:越南项目的减值主要是基于去年电价下调等因素做出的最悲观假设,经过与相关部门反复推演后认为该减值金额合理。今年公司计划完成交易,将该项目问题归零,以期实现更好的资产状况。

问:越南项目的进展如何?

答:越南项目的进展非常关键。自疫情开始以来,由于违法交付、压矿以及电价下调等问题,该项目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不过,从今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越南项目终于能够逐步关闭了。

问:对于今年国内外光伏市场情况的看法是什么?

答:我认为今年海外光伏市场的增速可能大于国内。尽管存在一些小的风险点,如贸易摩擦等,但总体来看,美国企业对相关问题的呼声并不大,因为这些贸易条款对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微乎其微。此外,海外储能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也保持在100%以上,尽管去年受互用计划未实现的影响有所下降,但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市场将保持较高增长率。

问:对于盈利预期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答:我们预计今年通过降本、创新、满足客户需求以及实施全覆盖战略,可以实现盈利。尽管光伏组件价格可能下跌,但综合考虑技术支持、长期品牌经营以及产品本身的服务能力,如逆变器和储能装置,我们对今年的盈利前景持乐观态度。

问:储能系统在未来市场中的定位是什么?

答:储能系统在未来市场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再仅限于能量搬移,而是成为保证生命周期内安全可靠运营、提高系统性能和利用效率的关键。此外,储能系统还将深入参与电力质量改善和电网电能质量提升,甚至可能在未来走向离网,成为深度参与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如何看待国内市场对储能系统的真实需求以及2024年储能系统的毛利率变化?

答:国内储能市场的真实需求仍存在潜在爆发的可能性。尽管发电侧强配市场目前利用率较低,但相关主管部门已关注并寻求政策支持,以提高发电侧储能装置的利用率。关于储能系统的毛利率变化,需要排除汇率和碳酸锂波动等因素,未来2-3年的盈利中枢展望需要结合政策调整、市场成熟度以及技术创新等因素进行合理预判。

问:国内储能毛利率已经见底了吗?

答:是的,国内储能毛利率已经见底,部分国企和为进入储能行业的一些企业报价甚至低于七毛钱一瓦,甚至低至六毛多。这些报价偏离了实际成本构成,包括硬件成本、未来六千次运营、电力系统升级、安全保障和技术服务保障等因素。

问:国外储能价格是否也下降了?

答:是的,国外储能价格也有所下降,但主要是因为国外市场认可品牌、交付能力和长期服务的能力。相比之下,国内由于市场认可度和长期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导致毛利率短期内可能稳中有降,但市场规模足够大,预计像阳光这样的企业在储能领域的利润是具备保障的。

问:未来五年储能复合增长率会如何?

答:坚信未来五年的储能复合增长率会比较高。预计到2025年,储能系统充放电成本将降至每千瓦时两毛多钱,加上可再生能源本身的成本,整体绿电成本将大幅度下降。

问:储能是否将从替代能源角色转变为主要能源角色?

答:是的,从未来两三年开始,储能将逐步从替代能源走向主要能源角色,这在国家能源政策中已明确提到,将控制石化能源消费,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问:公司在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答:公司在品牌战略上,不仅提升了品牌价值,还不断适应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和能源变革步伐,将品牌由单向输送转变为分布式能源数字化时代。同时,在品牌个性、数字化以及全球市场营销差异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提升雇主品牌形象、强化ESG管理和碳足迹透明度,确保实现零碳排放目标,并发布阳光未来十年纲领,全面部署战略举措。

问:针对当前复杂的海外政治、金融和贸易环境,公司是否有长期战略规划?

答: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公司坚定信心,认为绿色能源是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要举措。公司通过自身的治理、员工待遇、社会责任以及高标准的节能减排工作,展示出真诚、透明和合规的形象。同时,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努力改善当地环境,创造就业和税收,赢得客户信任和支持,从而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