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产业链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布局了新能源链条的各个环节,包括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等。在乘用车方面,特斯拉通过先后推出Roadster、Model S/X、Model 3/Y等车型,自上而下切入大众市场;预计2023年将发布A级车型,价格进一步下探。在其他车型方面,特斯拉横向拓展,将品类拓展到皮卡Cybertrunk和卡车Semi。
特斯拉的产能布局覆盖北美、亚洲和欧洲,天风证券于特1月10日研报中预计,到2023年,特斯拉的年产能将有望突破240万台。
根据21Q4交流会,Tesla 2021全年交付94万台,同比增长87%,2022年目标交付150万辆,同比增长60%,公司预计未来年增速保持50%以上,2024年预计将达320万辆。于特测算预计2023年Tesla全球交付量为220万台,同比增长58%。
特斯拉目前在产业链布局的主要路线为附加值较高的核心环节自研自制,其他传统的零部件外包。以国产Model 3为例,动力总成中的BMS、电机控制,智能驾驶中的AutoPilot和电控制动为自制,其他零部件多为外包采购,且结构件、车身件、内外饰件等的国产化率相对较高。
具体梳理特斯拉产业链及潜在标的:
电池类包括宁德时代、赣锋锂业、新宙邦、诺德股份、长盈精密、宏发股份、常铝股份、科达利等;
电机包括旭升股份、精达股份等;
热管理包括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奥特佳、华域汽车等;
电子电器包括均胜电子、世运电路、安洁科技、沪光股份、星宇股份、上声电子等。
车身及内外饰包括福耀玻璃、岱美股份、新泉股份、蓝思科技、京威股份、拓普集团、宁波华翔、常熟汽饰、万丰奥威、华达科技、继峰股份、模塑科技、广东鸿图、宜安科技、威唐工业等;
底盘包括文灿股份、保隆科技、中鼎股份、凌云股份、云海金属、精锻科技等。
于特指出伴随特斯拉新技术的应用、新工厂产能爬坡、自动驾驶技术升级以及新车型后续推出,看好特斯拉产业链的高增长机遇。
建议关注受益于特斯拉产销扩大及国产化率提升的产业链核心标的:拓普集团、旭升股份、沪光股份、新泉股份、银轮股份、岱美股份、常熟汽饰、上声电子、三花智控、宁德时代等。
建议关注因新技术渗透率提升而受益的相关标的:双环传动、广东鸿图、文灿股份、力劲科技、和胜股份、亿纬锂能、福耀玻璃、精达股份、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华阳集团、均胜电子、科博达等。
转载: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