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C前瞻:GTC和OFC前的C
GTC前瞻: GTC和OFC前的CPO技术入门指南
Jefferies(B. Curtis, 25/03/12)
Jefferies认为,未来几周共封装光学(CPO)技术或将成为头条焦点,因该技术将在NVDA的GTC(3月18日)和OFC(3月31日)会议上亮相。
预计首批CPO产品将以规模外扩展(Scale-Out)形态推出,但Jefferies判断,规模内扩展(Scale-Up)才是更大容量的机会,因为后者由GPU/ASIC厂商全权掌控,更易解决互操作性问题,同时应对机架内众多连接所带来的功率与空间压力。预计随着互连速度的提升,NVDA将在2026年推出不再依赖被动铜的NVLink 6,这将为光器件提供显著的市场扩展机会。
此外,Jefferies指出,尽管近期投资者对MRVL、COHR和LITE在CPO领域的表现持负面看法,并可能引发短期叙事压力,但实际影响可能并非如头条报道那般严重。NVDA与AVGO等厂商计划在各自会议上发布新型交换机和竞争产品,标志着CPO技术正逐步迈向市场。总体而言,Jefferies强调,尽管Scale-Out产品预计较早进入市场,但大规模采用及市场转型或将延续到本十年末,这为产业链各方提供了不同阶段的机遇与挑战。
NVIDIA: 作为完整系统供应商在技术转型期具备显著优势,其在规模内(Scale-Up)和规模外(Scale-Out)推广CPO技术上均领先竞争对手,因为NVDA可凭借完整生态系统统一实现CPO,进一步加深护城河并扩大价值捕获。其新一代CPO交换机预计包括基于InfiniBand的Quantum 3400(计划于2025年发布)和基于以太网的Spectrum 5/6(计划于2026年发布),目前更多被视为概念验证,同时在规模内网络方面,NVDA正考虑将CPO技术应用于NVLink 6,尽管决策尚未最终确定。
BROADCOM: 在CPO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有望从短期内由被动铜向规模内CPO转型以及长期前端基于CPO的交换机升级中受益。Broadcom不仅占据以太网交换市场主导地位,其主要方案包括面向定制芯片的CPO xPU互连产品,目前可实现12.8T双向带宽,并规划到2028年达到102.4T,以及此前宣布的51.2T以太网CPO交换机“Bailly”。尽管Broadcom在DSP市场拥有约20%的份额,但剔除DSP对整体收入的负面影响较Marvell低。
MARVELL: 在DSP领域占有近75%的市场份额,其短期可望实现TAM扩展,但在规模外应用上未来可能面临阻力,因为新型光学技术(如LRO、LPO、CPO)正逐步替代DSP。Marvell若能在规模内转向CPO,将为其提供机会,且其定制芯片业务也将从中受益。然而,在规模外领域,CPO预计要到3.2T甚至6.4T时才有应用需求,且超大规模客户可能会延长使用插拔式方案的周期,CPO的市场替换将呈现渐进性。
COHR和LITE: 尽管由于CPO架构下收发器的丧失导致市场情绪较为负面,但二者仍可提供CPO所需的激光器/ELS产品,此类产品虽然对收入构成一定压力,但其毛利率较高(50%-60%对比25%-30%)。同时,规模内CPO对LITE而言是个加分项,有望捕获NVDA的订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