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三期的初步思考
24.5.27 。早盘出新闻,大基金3期的工商登记信息出来了,目前可知的新变化是:
①注册资本变多了: 一期1387e,二期2041e,三期有3440e,未来能撬动的资金量会更大。
②股东结构更简单:一期除央企外,主要是上海/北京国资和紫光参与;
二期除央企外,成都、武汉、重庆、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安徽、深圳、福建、广州省市区三级国资;甚至还有武岳峰、建广资产、紫光、三安、协鑫 这几家产业资本或PE/VC参与。
三期的出资方简单多了,除国资和央企外,就是沪深京粤4地国资参与; 工农中建交邮6大行+华润资本成为新的主力出资方,3大运营商仅剩中移动还在场下,基本没有太多地方资金参与。
钱更多了,出资方更集中于央国资,可以肯定募资时间进度更快、投资效率更高,同时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关键和卡脖子。
二、交易的时点。
公司城市并不意味着交易窗口打开,至少要等到募资到账的新闻, 从一期、二期的进度经验看,都是先募资后成立的, 不排除三期募资进度已推进很快了。
募资完后,就是首投时点。
一期的首投在成立后5个月(15.2.27),二期的首投也在成立后5个月左右(20年3~4月)
要关注关于大基金的新闻关键词“募资完成”、“蓄势待发”、“投资在即”、“即将起航”,不见兔子不撒鹰,钱都没募投到位,股价想打预期也太早了点。
三、潜在的风险点。
二期在成立后投资前,曾在19年12月底出现大基金的首次减持计划。 本身按照大基金1期5年投资(14-19)、5年回收(19-24)、5年展期)(24-29)这都是正常操作, 19年首次减持公告对当时半导体指数的波澜壮阔行情来讲,反而成了最佳进场时机。
三期要上马了,二期的不少投资是否也到了变现时点,给三期让路?可能性是很大的, 部分二期从未减持的标的要谨防出减持公告, 这是个股的波动风险,也可能是半导体指数见底的最后一跌。
大A的半导体早已成为半套体了, 以前半导体是最喜欢玩美股映射的板块,过去一年中美半导体指数却早已分道扬镳; 上微的国产光刻机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延期下线了,这应该是三期的重头戏。
相信三期的募投开始后,大A的半导体指数也会重新起航。$中芯国际(SH688981)$ $半导体ETF(SH512480)$ $中微公司(SH68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