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英寸硅片

在芯片大硅片领域,12英寸(300mm)硅片是目前价值量最大的主流尺寸。根据行业数据,12英寸硅片贡献了全球硅片出货面积的70%以上,主要用于存储芯片(如DRAM、NAND Flash)、逻辑芯片(如CPU、GPU)等高附加值产品,且随着晶圆厂扩产和技术升级,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11011。

中国主要大硅片企业

以下是国内在12英寸硅片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及其进展:

1. 沪硅产业(688126.SH)

  • 地位:国内首家实现12英寸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技术覆盖抛光片、外延片及SOI硅片,客户包括中芯国际等头部晶圆厂。

  • 产能:截至2024年,其12英寸硅片产能为60万片/月,计划通过太原和上海项目扩产至120万片/月。

  • 动态:2025年2月筹划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进一步整合资源。

2. 西安奕斯伟材料

  • 地位:中国大陆最大的12英寸硅片厂商,2023年全球产能占比约7%,客户覆盖美光科技、铠侠等国际一线晶圆厂。

  • 产能:2024年产能达65万片/月,计划2026年扩至120万片/月,满足中国40%的需求。

  • 财务:2021-2024年累计营收41亿元,但尚未盈利,主因高研发投入和产能爬坡。

3. 有研硅(688432.SH)

  • 技术:早期突破12英寸硅片技术,但因量产难度暂停研发,现通过参股公司山东有研艾斯推进12英寸业务。

  • 产品:以8英寸及以下硅片为主,刻蚀设备用硅材料市场占有率较高,客户包括华润微、士兰微等。

4. 立昂微(605358.SH)

  • 业务:覆盖6-12英寸硅片,同时布局功率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12英寸硅片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 优势:技术积累深厚,核心团队曾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5. 中环股份(002129.SZ)

  • 布局:以光伏硅片为主,同时向半导体硅片延伸,12英寸硅片处于研发和小批量生产阶段。

竞争格局与挑战

  • 市场集中度:全球前五大硅片厂商(信越化学、SUMCO等)占据85%以上份额,国内企业市占率仍较低,但国产替代加速。

  • 技术难点:12英寸硅片对晶体缺陷控制、表面平整度等指标要求极高,国内企业需突破良率、成本及客户认证周期长的瓶颈。

  • 盈利压力:多数企业因高研发投入和产能爬坡尚未盈利,如沪硅产业2024年亏损超8亿元,奕斯伟材料累计亏损23亿元。

未来趋势

  • 产能扩张:中国计划到2026年建成超70座12英寸晶圆厂,带动硅片需求增至300万片/月,国内企业有望占据40%以上份额。

  • 技术升级:外延片等高附加值产品(单价是抛光片的1.7倍)将成为盈利关键,西安奕斯伟已实现外延片量产验证。

概念股
硅片
国内首家实现12英寸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技术覆盖抛光片、外延片及SOI硅片,客户包括中芯国际等头部晶圆厂。
有研硅 688432
硅材料、抛光片
早期突破12英寸硅片技术,但因量产难度暂停研发,现通过参股公司山东有研艾斯推进12英寸业务
立昂微 605358
覆盖6-12英寸硅片,同时布局功率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12英寸硅片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TCL中环 002129
以光伏硅片为主,同时向半导体硅片延伸,12英寸硅片处于研发和小批量生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