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证落地催化低空主线(强科普)
从去年10月到现在,我的主要研究方向大部分在eVTOL领域,对于国内外各家公司的进度是比较了解的,我从2月到现在一直发表我个人对于eVTOL的认识。在我心里,AI、人形机器人、eVTOL是三大未来超级方向,地位是一样的。
eVTOL未来几十年发展的终极愿景与人形机器人一样,走进人类的家庭中,成为家庭的一部分。eVTOL的终局发展是替代部分汽车,空中出行成为私家出门的常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融合AI等一应俱全,与目前的智能电动汽车类似。
eVTOL的发展需要一步步来,目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人们认知它、感受它,eVTOL不出意外的话很容易爆火全网,就在OC证下发之后。现在短视频传播速度非常快。
昨天,合肥和广州两地官宣取得OC证,全球第一张,远远领先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合肥的合翼航空是亿航与合肥的合资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地方与主机厂成立合资公司进行运营,共同分蛋糕),广州的亿航通用航空公司则是亿航的子公司,在广州(亿航总部在这)进行运营。eVTOL飞行正式进入载人时代,低空经济巨大的里程碑,我相信4月就会开始进行试运营,普通的市民和游客可以预约乘坐了。
不少的网红会前去体验,这是巨大的流量,博主们想要的,因为普通人对这个新鲜事物目前完全没有认知,很多人听也没听说过,甚至股民里都没很多人知道,这就形成巨大的社会认知差,为持续长时间的信息发酵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许是一连串不断的信息催化,从合肥、广州两地开始开放预约乘坐的小程序,到大家关心的定价,再到网红体验,网络火爆,排队预约,很多很多的短视频发到互联网上,民众逐渐接受这一新奇的交通工具(目前是观光游览为主,未来进一步拓展),这是会持续很长时间的事情。合肥、广州两地拿下OC证,那么接下来其他城市要发展低空经济融合eVTOL,是不是每个城市都要申请?据网上的公开信息,武汉、上海、深圳、太原、威海都在与亿航共同筹备申请,一旦有了先例,下OC证的速度会非常快。
亿航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毫无对手,其他竞争对手要过这4个证要经过很长时间,其他同行正在努力通过第1个、第2个证,时间未知,甚至大部分都还在研发当中,成熟的产品还没出来,更别提做完4个认证了。亿航作为第一个开拓者,充分享受先发优势带来的绝对红利。
低空基建疯狂建设中,根据亿航电话会的信息,将在未来三年内,携手中建集团、中交集团等各级基础设施城建单位以及各地政府和大型商业伙伴,共同开发建设:超过100个城市级空中交通立体航站楼、超过100个国家5A级景区低空文旅综合立体航站楼。这和公交站、地铁站是一个道理,是一个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地方上,各地持续加大投入,举2个例子。根据山东省财政厅披露,威海高区低空经济产业园一期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项目在债券存续期间总投资50亿元,目前已开工。绍兴越城区全域低空新基建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将建设7个大中起降场以及50个小微起降场,总投资约20.5亿元。低空的基建建设已然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新方向和新引擎之一。
亿航公开的目前三大产能基地(规划建设中):广东云浮、安徽合肥、山东威海。北京房山区作为应急用途eVTOL的基地。广东云浮是目前的生产基地,今年正在提产能,与英搏尔全面合作,电驱供应+涉及整机代工,总部同在广东的英搏尔拥有主要的工厂以及正在建新的工厂,大手笔投入彰显管理层的信心。亿航在安徽合肥与江淮合作,利用江淮的优势实现快速产能扩张,不过目前还在前期阶段。亿航在山东威海,落地威海的低空经济产业园,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同一批签约企业还有英搏尔,很明显的产业协同,山东是英搏尔原有的第二大基地,与亿航在当地共同建厂水到渠成。
可以看到,亿航在云浮和英搏尔深度合作,正在进行产能爬坡,建立合资公司由英搏尔控股。到了山东威海,再次和英搏尔在低空经济产业园合体,由此可见英搏尔是亿航的核心合作伙伴+供应商。英搏尔控股双方的合资公司,并且战略投资入股亿航,摇身一变成为利益深度绑定的股东。
英搏尔独特的技术优势让他不只有亿航一个客户,1月英搏尔公告与亿维特达成合作,这是英搏尔合作的第二家eVTOL主机厂。根据网传调研信息,第三家eVTOL主机厂客户正在与英搏尔进行技术讨论,合作落地概率大,可以期待期待了。
英搏尔的轻量化、高集成化的技术优势在eVTOL领域如鱼得水,拥有专利壁垒,和亿航绑定后拥有先发优势,证明其可行,这使得其他eVTOL主机厂很容易产生合作的想法,自研太难了,直接找市面上已经验证可行的供应商不香吗?
根据网传调研信息(真实性未知),英搏尔的人形机器人项目已经内部立项,目前在前期研发阶段。很好理解,一方面是电机电驱上英搏尔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经验,发展开拓人形机器人板块是正常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其他同行,比如卧龙电驱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电机上做的不错了,获得了成功,说明这是行业重要的机会,英搏尔需要去抓住。进一步的实锤需要董秘去互动易回复才能确认,互动易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董秘3个月没有回复互动易了。
eVTOL比人形机器人更快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市场目前明显存在预期差,认为低空只是炒概念,殊不知现实的低空载人飞行从OC证下发开始就要开始出现了,并且是全民都可以参与的,全民都可以消费得起的。0-1到1-100。
接下来是看到了这两天的一些争议,我来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第1质疑点:留空飞行
留空飞行不是航线飞行,被不少人说是低于预期。那我问你,全球第一张OC证下来先从景区观光做起,积累一定的试点经验,在大面积铺开,有了足够经验和条件后,这时低空基建也完成了,再升级成为短途航线飞行,比如从市中心飞到机场,从机场飞到高新区,这样才是正常的节奏。幻想一步登天?一开始运营就玩长距离载人?人形机器人现在能进人们的家里帮做家务了吗?不妨碍产业链各个零部件企业获得普遍100倍以上的市梦率高溢价。
第2质疑点:OC证已经是预期内的,已经兑现了。
亿航13.19亿美元市值,非会计准则下2024年盈利4310万,拥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拥有自我造血能力,市值却小的可怜,换算成人民币甚至没有大A随便高人气概念股高,也没有很多人形机器人某个零部件的生产商市值高。你告诉我13.19亿美元市值,这就是已经兑现预期的全球进展第一、全球财务最健康的eVTOL企业,我认为这是违背常理的。对比同行非常低估,ACHR前几个月最高65亿美元左右的市值,JOBY前几个月最高市值接近70亿美元,而他们的产能和交付呢?一年10驾?哈哈哈。万丰近期收购了德国的破产eVTOL公司VolocopterGmbH才算是拥有了自己的产品,什么时候开始申请证书?不知道,收购完大量的工作需要整合,产品需要打磨,申请4个证不知道什么时候。市值400亿左右,是亿航的4倍。
极致的市值横向对比低估,如果这是预期兑现,市场觉得高估,那我无话可说。
如果只是因为手上没有持仓的无病呻吟,那我可以理解。
今天这篇文章基本把我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想法说的比较清楚了,仅仅代表我个人的理解。后面将会根据新的信息以及市场反馈继续更新。前面关于eVTOL我也发表了不少帖子,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亿航智能(EH)$ $英搏尔(SZ300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