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C之超级电容深度|供需缺口、技术领先,国产替代正当时
一、AI 产业爆发,超级电容能解决 AIDC 的 “削峰 + 备用电源” 迫切需求
1.1 超级电容能解决 AIDC 的电力尖峰问题
AI 技术的发展需要高性能的 GPU 适配,但这会带来相应的电力尖峰问题,导致 GPU 性能削减 20%-30% 与 AIDC 基础设施、电网的故障问题。而超级电容能瞬时释放大功率,可以在 AIDC 中发挥削峰作用。
1.2 超级电容作为备用电源具备瞬时响应优势
供电中断会给 AIDC 带来数据丢失、文件损坏、设备损坏等一系列问题,而超级电容能在断电时做到瞬时响应并供电,是高功率、短时间备用电源的出色选择。
锂离子超级电容与传统双电层超级电容各具性能优势,均有应用于 AIDC 场景的潜能。
锂离子超级电容(LIC)具备使用寿命、空间节约、能量密度的相对优势,已确定为英伟达链的 AIDC 超容路线。
传统双电层超级电容(EDLC)具备功率密度与响应速度的优势,有望在国内外 AIDC 场景中发挥削峰功能。
二、国产替代对标英伟达供应链的武藏公司,市场前景广阔
武藏通过与台达、伟创力等电源厂合作来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为了应对 AIDC 产业旺盛的需求,武藏比原定计划提早供货锂离子超级电容,并将在 26 年前把现有 20 万颗的年产能快速扩增至 650 万颗,享受技术稀缺性带来的超额利润。
以武藏方案为例,LIC 单价为 50 美元,单模组(1U)配备 28 颗,价格为 1400 美元,对应 20kW 的功率。一个 NVL72 机柜的功率为 132kW,需要 7U 的超级电容模组,对应价值量为 9800 美元。25 年的 5 万台机柜出货量将给 AIDC 超级电容带来约 4.9 亿美元的市场空间,相较原来锂离子超容电容 5000 万美元的行业年产值而言具备显著的弹性。
三、重点推荐【江海股份】,机会来自 “市场供需缺口 + 技术的稀缺性”
武藏的 LIC 年产能计划扩增至 25/26 年的 150/650 万颗,等效英伟达 NVL72 分别只能出货约 7500/32500 台 NVL72 机柜,距离市场预期的 5 万柜出货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为江海股份的英伟达链国产替代提供入局机会。
江海股份同时深耕 LIC 与 EDLC 两条技术路线,技术储备都具备先发优势:
3.1 LIC 路线
江海是当前市场上唯二有能力向英伟达链供货 LIC 的厂商,具备深厚的技术储备。相较竞争者武藏,江海 LIC 产品的能量密度能达到同行的 2-3 倍,空间占用更小,且生产周期是同行的 2/3(2 周以内)。
3.2 EDLC 路线
公司在 2 年多前就开始与国内头部客户合作开发相关产品,目前行业除江海外,只有一家德国公司具备在 AIDC 领域的相关技术储备,凭借技术积累,我们预计江海的售价可做到竞争对手的 80%。我们预计同行技术追赶需要花费 2 年以上。无论市场最后选择哪条路线,都是竞争格局优异的蓝海市场,公司有望凭借技术积累与价格优势打开新领域的市场空间。
传统主业进入行业性的拐点,尤其是其中的风电与储能业务。
AIDC 超级电容年化测算:按照 5W 台 NVL72 机柜出货等效,单机柜需 400 颗超容(折算到江海的方案),单价 20 美金 / 颗,净利润率约为 40%,市场总出货量将达到 2000 万颗数,对应总盈利空间为 11.7 亿元。江海有望凭借产能与产品上的优势占据 50% 市场份额,预期贡献年化净利 5.8 亿,30X PE 对应 176 亿,合计 336 亿市值,对应市值弹性为 72%,重点推荐。
英伟达 NVL72 服务器机柜将配备标准化的超级电容托盘,是将超级电容应用在 AIDC 领域的先行者,为其打开市场空间。
超级电容具备 “削峰 + 备用电源” 两大功能:超级电容是一种将电能储存在电场中的电子元器件,能像普通电容器一样快速充放电,瞬时提供大功率补偿,同时能量密度显著高于普通电容器。
3.3 削峰功能
是 AIDC 超级电容最核心的功能。即在人工智能工作负载产生的大功率瞬态变化或尖峰时,超级电容能通过快速充放电来提供瞬时功率补偿,以此支持与平衡 AI 服务器的电力供应,并保护电力系统免受强烈浪涌和线路干扰的影响。
3.4 备用电源功能
快速充放电的能力使超级电容可以充当备用电源。在市电中断时,超级电容能快速响应,是高功率、短时间备用电源的出色选择。
GPU 向高性能迭代需要超级电容的削峰功能适配:随着大模型参数与 GPU 计算能力提升,GPU 的短时最大热功率(EDP)会大幅超过正常工作时的额定热功率(TDP),需要进行动态调和的电力尖峰变得更大,GPU 自带的供电模块难以应对,将导致 GPU 性能削减 20%-30% 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电力系统的故障问题。而超级电容作为能瞬时释放大功率的元器件,能有效补偿 GPU 的 EDP-TDP 的差值,在 AIDC 中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
AI 技术进步助力 AIDC 规模扩张:参考 DeepSeek,随着技术进步,AI 将持续往低成本、高效率方向发展,生成式 AI 的应用进一步普及,随之而来的 AIDC 规模扩张将带来更多的电力削峰需求。
供电安全是当前 AIDC 的痛点:AIDC 一般有 24/7 全天即时需求,电力中断对 AIDC 的 IT 系统有害,会导致数据丢失、文件损坏和设备损坏,甚至会使数据中心陷入瘫痪。随着 AI 大模型发展推动 AIDC 用电规模持续提升,备用电源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超级电容作为备用电源具备瞬时响应的优势:数据中心多数 IT 设备允许的瞬间供电中断时间为 10~18ms。在市电中断时,超级电容能做到瞬时响应(ms 级),通过提供短时间的电力供应来避免 AIDC 的事实断电,无缝衔接正常市电与 BBU、柴油发电机等响应较慢、持续较长的备用供电,保障数据中心供电的可靠性。
武藏精密的锂离子超级电容(LIC)是英伟达链目前确定的技术路线:电力尖峰问题直到性能较高的 GB200 才开始暴露,台达、伟创力等电源厂商需要寻找超容供应商解决。目前英伟达链选择的 AIDC 超容方案是武藏(MUSASHI)与伟创力合作推出 CESS 方案,其中采用锂离子超级电容(LIC)(又称混合型超级电容 / HSC)。武藏的 CESS 方案是将 28 颗 LIC 整合为一个模组(1U),对应 20kW 的功率,不同机柜根据实际功率需求采用若干个模组。预计将于 2025 年开始商业化供应,正式进入英伟达供应体系。
锂离子超级电容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LIC 是新一代超级电容产品,在设计上结合了锂离子电池(LIB)与传统双电层超级电容(EDLC)的特点,因此兼具了前者的高能量密度与后者的快速充电 / 放电能力,较传统超容有更高的技术门槛。由于先前 LIC 的应用空间较小,市场上只有少数企业积累了相应的技术储备,技术具备稀缺性。
四、LIC 在结构上融合了传统超级电容与锂离子电池,兼具两者的特点
传统超级电容和锂离子电池的不同的储能原理带来不同的特性。
4.1 传统双电层超级电容(EDLC)
正负极都采用多孔碳电极(活性炭),利用其物质特性储存电荷,是纯物理作用,不涉及化学反应。相应的,EDLC 具备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高、耐高温、安全性强等优势。
4.2 锂离子电池(LIB)
负极是可嵌锂的石墨,正极是含锂金属的化合物。在充放电时,锂离子在一极脱嵌,另一极嵌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储能。相应的,LIB 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容量等优势。
LIC 融合了二者的结构与特性:LIC 正极采用的是 EDLC 的多孔碳电极(活性炭),负极采用的是 LIB 的可嵌锂的石墨,并采用了预锂化技术。正极还是像 EDLC 那样做电荷的吸附和脱附来实现储能,而负极像 LIB 那样依靠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嵌来储能,融合了上述物理、化学两种储能机理。由于独特的储能原理,LIC 能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保持较快的充放电速度,这使得它在 AIDC 等对空间和性能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AIDC 超级电容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超预期。武藏虽然在积极扩产,但仍然难以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这就为具备技术实力和产能潜力的国内企业创造了绝佳的国产替代机会。而江海股份凭借其在 LIC 和 EDLC 两条技术路线上的深厚积累,有望在这场国产替代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者,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 AIDC 规模的持续扩张,超级电容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相关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将进一步打开。投资者不妨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动态,把握潜在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