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体系迭代——四个版本的变化

来源:雪球App,作者: 医药迷-专挖牛股,(https://xueqiu.com/1614824153/238002946)

我是2022年1月入市,虽然是个交学费阶段的新股民,但是我经常总结迭代自己的体系,我经常跟朋友讲我迭代了四代体系,渐入佳境,具体如下:

第一代:传统价值投资的长线投资

因为我在入市前在三家券商和两家私募实习过,这几家机构资金量都比较大,所以重视基本面分析,所以我在这几家机构的实习中也锻炼了基本面分析能力,那个时候干完活我喜欢看西方价值投资的书籍,比如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书我基本都涉猎过一边,同时费雪和彼得林奇这种成长股投资的书也读过,但是我举得我更喜欢彼得林奇,所以彼得林奇的书我多读了几遍。

中国的书主要读的是水晶苍蝇拍的那本书,唐朝的书除了财务报表都读了,还有段永平和冯柳语录,所以对于传统价值投资和逆向投资推崇至极,脑子里都是“别人恐惧我贪婪”。

好处就是基本面分析有一定底子,坏处就是当时基本只看基本面,忽略其他因素。所以比较喜欢抄底、越跌越买,喜欢拟市场操作。加上我当时有一个“美联储加息下不买成长股”的看法,所以当时挑选了$天齐锂业(SZ002466)$ 这种周期股(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大错特错,当时中军赣锋锂业走势和宁德时代高度相关),和朋友仔细测算了一下锂矿需求与供给,发现在龙头的几家里天齐锂业潜力最大。

加上当时锂矿价格一路高涨,美股SQM和雅宝一直新高,A股锂矿却一路走低,我和朋友计算后得出锂矿并不会像预期那样大跌,认为这里存在预期差。

等跌了一段时间97元/股买入了天齐锂业,之后一路下跌,最后补仓把成本做到了65元/股,最后受不了锂矿开始下跌,并且在4.20那周周末复盘了一下2018年,觉得比2018年还恶劣。到了4.25开盘割肉了。后来上涨的时候又追了回来,但是我认为是弱反弹,所以在90元的时候卖了,整体是亏的。虽然后面市场证明我是对的,但是时点把握不好,不知道什么时候涨,让我亏损。同时左侧买入对于心智消耗也是蛮大的,每天收盘一看天齐锂业,不是阴跌就是跌停。心智消耗是左侧买入的额外成本:不知道合适市场会认可,不知道额外的利空,而大资金因为调研多、和同行交流多,在左侧买入的时候心智消耗方面优于散户。

第二代:意识到了“强预期弱现实”,发现A股更讲预期

之后反思锂矿,发现大盘走好,加上锂矿下跌趋势横盘,边际变化和预期差是驱动锂矿重新上涨的因素。同时加上我和其他朋友和课程的学习,我重视这种方式。同时开始右侧交易,因为我认为散户作为小资金,一些获取不到的信息是只能通过看线解决。但是同时散户也有快进快出的优势,因此右侧交易效率高且安全。那个时候我开始放弃抄底等左侧买入方式。开始右侧观察机会,讲究“逻辑和走势共振”。

按照这个方法,我在五月初假期闭关研究中,锁定了$招商南油(SH601975)$ ,5月初重仓买入,这个股是我的第一个翻倍股票,但是当时本金比较少,所以盈利的绝对值也不多。ST必康的投资也是大获成功。

同理,年中那波奥翔药业华润双鹤新华制药复星医药的砸盘也和预期兑现有关,如果一个利好后没有更大的利好,就会走兑现行情。

但是我当时的想法仍然是“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不能做成长股”,忽略了宏观方面的边际变化,同时我还是没有摆脱“不做能力圈之外的事情”,理所当然地认为风光储是乱炒,一直没有关注。

所以,在这个阶段虽然我认识到了预期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没有走出“只关心宏观和自己了解的少数板块”的困境,这样失去了板块切换的主动权。因此在今年这种切换很快的环境下会比较吃亏。

第三代:借风光储学习接触到了高景气投资

后来克服偏见,学习了风光储板块知识,包括不限于雪球类似模式的老师、各家券商策略研报、学长学姐的讲解。风光储的投资是高景气投资的案例,也是机构主导行情的一个典范,在这个阶段里我学习了机构思维,将原有的基本面研究再次发挥出来,不过在指导投资的过程中并不完全按照基本面买入和卖出,“轻估值重逻辑”,我更加关心的是消息面引发的边际变化和业绩增长情况,估值本来就是虚幻的。认识到2017之后的白马行情,核心也是白马股业绩持续高增。中国平安也是如此,所以机构采用这种方式,比传统价值投资更好。

这部分前期做的不错,后期做了$英威腾(SZ002334)$  这个说实话当时是为了做板块补涨才去的,虽然我写基本面但是实际目的是做补涨,但是面临了板块的集体退潮,而不是之前的退潮后修复。在这里遭遇了挫折。

反思这个案例,今年的市场环境是“一月元宇宙,二月数字经济,三四月地产稳增长,五月汽车,六七八月新技术和风光储,九月比较混沌,十月信创,十一月中药,十二月消费(不过前天那个文件可能兑现了一部分,要分化了)”往年的话光伏可能走主升了,钧达股份可能一口气达到合理估值。今年是大家觉得板块差不多了,找性价比高的低位板块去博弈了,不一定达到合理市值再走,总想提前别人一步砸。然后埋伏新版块,再给别人接盘,通过这个案例告诉我应该在板块高潮(我定义为“后续大部分是老故事,缺少新逻辑”)时退出,寻找低位有逻辑新板块。

第四代:跟随市场,重视情绪
看了《致敬研究——电子十年》,因此发现并不是A股每个阶段都是业绩为锚,灵活调整有望减少回撤。这个阶段因为信创行情慢慢克服了对于短线操作的偏见,自己主动学习了大量短线流派,但是结果是我发现大部分短线流派并不是我的菜,我主要还是做“业绩预期”的短线股,这种分析框架和中长线的基本面分析框架很不同,但是我大致也有整理。在这个阶段,我比第三阶段更加关注“市场整体”。每天关注新闻与板块情况,但是我也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在短线操作中,我发现至少90%票不在我的模式内,比如前一个周消费那些小票我基本都没买,某一些小仓位短炒了一下。因为大部分票不是业绩预期驱动的,而是情绪驱动的,这个在我的模式外。。还有一部分消费类的票虽然有业绩预期,但是估值打的很高了,三年疫情活生生涨称了疫情受益股(景点和旅游板块都涨了60%,更别说龙头了),也没敢去,比如君庭酒店,众信旅游这种。但是诺邦股份安奈儿在模式内。但是也会右侧去买,江苏吴中和长江健康就是学费,虽然这两个没亏钱,但是让我知道,一些逻辑市场不认也没办法,所以我短线也是右侧交易。

期间看了很多书,比如《股市极客思考录》《养家心法》《游资语录》《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发现不仅可以指导短线,还可以指导心态和中长线操作,我并不会完全按照书中方法操作,主要学习的是思想。十一月中旬那么医药行情(以岭药业 特一药业 丰原药业)初获正反馈,虽然我同时学习了基本面相关内容,但是核心还是基本面分析,只不过这个基本面分析和之前的长线基本面分析大部分相同。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虽然我不看好某些股产品的长期格局,但是发现短期也是可以做,比如前段时间的抗原和十月初的特效药。为了验证方法有效性,我也利用阳性修养的日子,复盘了近两年的涨停和妖股情况,对于体系具体细节进行了优化。

来源:xueqiu日期: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