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robotaxi专家交流纪要20240713:渗透率,还是渗透率
Q:Robotaxi未来会渗透到城区的内环或主城区吗?
A:是的,Robotaxi的目标是实现日常应用,不仅限于小部分区域,而是要渗透到大家集中生活的内环或主城区。
Q:为什么Robotaxi概念在最近变得如此火热?
A:Robotaxi概念变得火热有几个原因。首先,技术上,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的生产研发制造方面取得了颠覆性的进步,整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能力大幅提升。例如,百度的最新一代Robotaxi的开票价格仅为20万出头,而几年前同类车的成本高达百万以上。其次,政策层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和Robotaxi的政策,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Q: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A:国家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目标是要领先全球其他国家一代。具体来说,就是在大城市实现大规模的无人应用,包括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清扫车和无人公交车等,融入日常生活,而不仅仅是示范区或实验应用。
Q: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支持有哪些?
A: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支持包括多个方面。去年11月,五部委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的政策。今年1月,发布了车路云试点城市的通知,随后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和企业名单公布。未来还将出台针对自动驾驶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完善保险和市政运营管理等相关政策,最终目标是实现大规模的城市级应用。
Q: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阶段是怎样的?
A: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过去主要是通过示范区和小规模试点进行技术探索。从今年开始,进入大规模投放和运营阶段,建设车路一体化基础设施。预计两年后,全国主要城市和干线高速公路将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能力。到2027年或2030年,将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建设和应用,预计整个产业的增加值将达到几万亿级的规模。
Q:未来Robotaxi的渗透率会如何?它会全面替代现有的出租车和网约车吗?
A:Robotaxi不会与现有的出租车和网约车形成一比一的替换关系。Robotaxi的运行效率更高,每天的接单量可以轻松达到20单以上,而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的日均接单量大约在14到15单左右。此外,Robotaxi的充能和补能时间较短,未来随着换电功能的普及,接单量会进一步提升。尽管如此,有人的车辆仍会保留一部分,主要转向高端化和定制化服务,如商务接送机和商务接待等。
Q:Robotaxi的普及率和应用量会如何发展?
A:Robotaxi的普及率和应用量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由于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单价可能只有有人车的三分之一,消费者在尝试后发现其安全性高于预期,普及率将迅速提升。以武汉为例,目前实际投放的Robotaxi约有400多台,日常投入应用的约为300多辆。
Q:Robotaxi的投放和运营是否受到政府调控?
A:Robotaxi的投放和运营确实受到政府调控。各地在运行Robotaxi时,通常由具有国资背景的管理平台或行业监管企业进行统筹管理。此外,政府机关也会参与统筹和管理,确保投放量和区域范围的合理性。运营过程中,若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问题,可能会暂停运营进行排查和追溯,或临时调控投放范围和车次。
Q:Robotaxi的日均接单量和行驶里程如何与传统网约车和出租车相比?
A:Robotaxi的日均接单量已经超过传统网约车和出租车,但行驶里程难以评估,因为这与各个城市的规模、出行习惯和目的地关系密切,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Q:为什么现在Robotaxi的运行速度较慢?
A:目前Robotaxi的运行速度较慢主要是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现在的试点城市大规模建设尚未完成,终端车辆大部分依靠单车智能路线,这种路线在感知和协同方面存在局限。为了应对这些技术瓶颈,车辆只能降低运行速度。例如,当前车上的传感器刷新率为30赫兹,这意味着每秒刷新30次,处理信息的时间较长,导致延迟。如果车速提高到80公里或100公里,延迟时间会导致更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当前速度较慢是技术不成熟阶段的妥协。未来随着车路一体化基础设施的建设,Robotaxi的运行速度将会提高,达到正常驾驶的水平。
Q:Robotaxi的速度问题是由车辆技术还是基础设施引起的?
A:Robotaxi的速度问题主要是技术上的问题。当前车辆的传感器刷新率和算力限制了信息处理速度,导致运行速度较慢。未来随着车路一体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车辆将获得更广泛的感知能力和更高效的协同能力,从而提高运行速度。此外,单车的算力也可以通过增加高性能芯片来提升,但这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Q:未来Robotaxi的定价会比现在的有人驾驶出租车便宜多少?
A:根据武汉的情况,当前Robotaxi的单价约为每公里五毛钱,未来随着技术和制造成本的降低,Robotaxi的运行费用将进一步下降。考虑到车辆的折旧、能源消耗和平台运维管理等因素,Robotaxi的真实运营成本大约是现在有人驾驶出租车的1/3到40%左右。即使不考虑补贴,Robotaxi的成本也会显著低于有人驾驶出租车。
Q:政府在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中的资金支持和整体节奏是怎样的?
A: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它具有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国家层面会有财政支持,类似于高铁网络的建设,前期投入远大于后期的收益。政府通过试点城市的应用试点,给予相关的补贴和财政支持,可能以专项债或超长期国债的形式进行。
Q:顶层设计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资金支持体量大致是多少?
A:根据前一阶段20个试点城市的车路云建设经验,总体体量大约在800到1000亿规模。这只是第一批,后续如果扩大到全国范围,规模可能达到几千亿。
Q: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投入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如何?
A: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头部车企已经意识到未来市场的需求,会主动投入研发。政策层面可能会通过补贴形式鼓励现有市场存量车装配车路云设备,每台车补贴500到600元,补贴可能流向车企或消费者终端。主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仍依靠财政支持。
Q:Robotaxi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和利润归谁所有?运营主体如何实现收入平衡甚至盈利?
A:Robotaxi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和利润归运营主体所有。运营主体会通过成本控制等手段实现收入平衡,甚至盈利。
Q:Robotaxi目前是靠规则驱动还是端到端?
A:以百度的Robotaxi为例,目前采用的是模块化的端到端技术。整个感知、决策、规划处理流程中设置了2到3个大模块,模块内是完整的神经网络,模块之间则是基于规则的体系连接。因此,广义上可以称其为端到端,但从深层技术来看,是分模块的端到端,而非整体神经网络的端到端。
Q:武汉计划投放1000辆Robotaxi,实际情况如何?运营区域是否包括市区?
A:实际在武汉投入的Robotaxi约为四百多辆,每天实际运营的车辆约为三百多台。运营范围和场景将逐步扩展,包括市区在内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Q:Robotaxi在各城市的投放量是如何决定的?未来的投放规划如何?
A:Robotaxi的投放量由运营主体和地方政府共同决定。运营主体需要具备足够的实力,而地方政府会根据应用区域的密度、人口情况和出行数据进行规模化测算。初期投放规模通常在500辆左右。未来,随着技术和运营经验的积累,投放量将逐步增加。
Q:全国范围内Robotaxi的投放量大概何时能达到三五百万台?
A:从第一批试点城市的情况来看,今年年底在试点城市和省会级区域中心城市将看到快速的投放进展。技术上没有瓶颈,预计未来几年内投放量将迅速增加。
Q:如果Robotaxi出现安全事故,政策会如何应对?
A:顶层设计中对事故责任划分和处理方法有明确约束。无人驾驶车发生事故由运营主体或服务提供企业承担责任。各地将出台详细的运营管理规范和政策。如果发生事故,会先分析原因,确定是算法缺陷还是设备故障,再进行处理。可能会采取停业或暂时冷处理等措施,直到问题分析清楚并解决。
Q:您怎么看特斯拉在Robotaxi领域的竞争力?
A:特斯拉即使具备Robotaxi的技术能力,要在国内达到类似现有运营规模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运营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与地图平台的紧密结合。特斯拉自身不具备这些资质,若与国内企业合作,可能性也很小。自建系统面临政策和资质问题。此外,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模型在国内未经过训练,直接使用国外模型在中国几乎不可能。特斯拉需在国内重新训练模型,但高端芯片禁运使得在国内部署算力中心困难重重。总体来看,特斯拉在短期内实现国内Robotaxi运营的可能性非常低。
Q:能否详细拆解一下Robotaxi的经济性模型?
A:Robotaxi的经济性模型主要分为几部分:日常运营费用主要是电费,按百公里15度电计算,换电成本约几十块钱。车辆折旧按15-20万台车计算,五年内每天每台车折旧费用约一百多元。平台运营和运维费用较低,摊到每公里成本约几毛钱。综合来看,每公里运行成本不会超过一元,约0.56元。当前收费标准基本覆盖成本,价格提升则为利润。政府补贴情况不明,但若有补贴,盈利可能性更大。预计2025年达到盈亏平衡,但目前已接近平衡点。
Q:前期研发投入是否考虑在后期成本中?
A:前期研发投入未完全计入Robotaxi成本,因为这些费用属于沉没成本,且技术架构和体系可复用于其他场景,如无人港口、无人矿场等。因此,当前测算未将前期研发费用纳入Robotaxi成本。
Q:为什么美国的Robotaxi单车成本比国内高很多?
A:美国本土智能网联汽车的制造业和产业链远不如国内健全,导致单车成本高。例如,同样一颗激光雷达在美国的成本可能是国内的3到5倍。此外,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比中国大很多,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使用频率和对应人群比国内少很多。再加上交通环境、社会治安等因素,美国的运营环境整体比国内差很多。
Q:国内Robotaxi是否会面临类似美国的道德和网络安全问题?
A:国内发生恶性破坏事件的概率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中国的人口和密度来看,这种事故的可能性非常低。如果发生类似事件,肯定会成为大新闻,但这种情况在国内非常罕见。
Q:Robotaxi未来计划拓展的车队数量和覆盖城市的时间表是怎样的?
A:Robotaxi没有明确的时间计划表,扩张与地方政府态度有关。20个应用试点城市中,每个城市至少承诺到2025年底应用最少5万台无人驾驶车,这包括Robotaxi、政府公务用车、市政车辆等。
Q:特斯拉在中国运营Robotaxi需要做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分别需要耗时多久?
A:首先,特斯拉需要让车在实验场或示范区进行测试,拿到牌照。其次,特斯拉需要在国内建立运营主体,这可能需要与国内企业合作。此外,特斯拉需要重新训练其自动驾驶系统的大模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月时间。特斯拉还需要在中国建立算力中心,并解决如何接入中国的车路云体系等问题。目前,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尚不明确。